發布時間:2023-07-14 來源:中國環境報
惡臭污染物與VOCs組成的廢氣已成為全球關注的環境問題之一,在我國,惡臭異味投訴占全部環境類投訴的20%以上,占大氣環境投訴比例近50%,惡臭異味作為人們身邊的環境問題,受到的關注日益增加。
2023年7月12日,第八屆全國惡臭污染監管與防治學術會議在河北省石家莊市舉行。本屆會議為期兩天,以“聚焦民生 管控并舉 共建惡臭污染防治新格局”為主題,圍繞“十四五”新形勢下我國惡臭污染監管與防治重點工作展開交流討論。
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綜合處處長石曉群出席會議并表示,“2021年11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中明確提出,加大惡臭異味治理力度。這是中央文件首次明確提出來加強惡臭治理,體現了國家對惡臭污染防治的高度重視。”石曉群透露,當前,生態環境部正抓緊推動《空氣質量全面改善行動計劃》出臺,相關文件仍在修改完善中,其中將對“惡臭異味治理”作出相關部署。結合文件內容,生態環境部今后針對惡臭污染防治工作將突出三點考慮:
一是全面排查整治群眾反映強烈的惡臭異味擾民問題,將按要求開展專項整治行動。
二是對于惡臭污染治理初步提出4方面的分類整治工作,包括推動化工、制藥、工業涂裝等行業結合VOCs防治進一步實施惡臭治理;針對涉惡臭異味重點行業強化廢氣收集治理;對污水、垃圾處理等市政設施采取除臭治理措施;穩步推進大氣氨污染防控,推進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氨排放控制試點。
三是針對投訴集中的涉臭工業園區及重點企業,推動安裝運行在線監測、開展溯源識別等,加大惡臭污染防治。
生態環境部科技與財務司一級調研員劉海波表示,惡臭污染作為典型的擾民污染,事關人民群眾的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其本身具有“排放來源多、物質種類多、瞬時性、陣發性”等特點,環境管理長期面臨著“識別難、監測難、溯源難、治理難”等問題,亟待科技創新解決。
在會議的主旨報告環節,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副主任,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原副院長柴發合介紹了我國惡臭污染防治進程與現狀,探討了國外惡臭污染管理與防治技術。他建議加強頂層設計,完善標準政策管理體系;在嗅覺感知、影響評估、識別溯源、異味凈化、智慧監管等方面深化科學技術研究,以解決問題為導向開展先進技術研發和應用示范;強化分類整治,提升監管能力,因地制宜協同推進惡臭綜合治理。
國家環境保護惡臭污染控制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主任鄒克華表示,下一步,實驗室將持續搭建惡臭污染管理與防治產—學—研平臺,對相關領域熱點事件及時跟進,推動解決;精準對接行業與園區實際需求,開展惡臭污染防治技術、成果和經驗交流。
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寧淼研究員、中國橡膠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朱紅、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馬永亮教授、國家環境保護惡臭污染控制重點實驗室正高級工程師王亙等專家學者圍繞“十四五”VOCs治理思路及措施、重點行業排污現狀、VOCs和惡臭異味深度治理工藝、惡臭污染現狀及防治等話題展開交流探討。
會議期間,部分政府部門、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企業代表通過大會,就“十四五”惡臭污染防治相關政策法規標準和管理要求,惡臭多元監測與模擬評估技術、惡臭高效收集與深度治理技術、行業精準除臭與區域綜合整治對策等情況交流發言。與會人員就治理工作推進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并對下一步的工作開展提出建議,推動我國惡臭污染監管與防治工作更加精細化、規范化。
本次會議由國家環境保護惡臭污染控制重點實驗室主辦,由惡臭污染控制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天津市遠卓環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承辦,近300人參加了會議。
——以上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Copyright ? 2009-2021,www.alterbang.com,All rights reserved浙公網安備 33010902001043號浙ICP備12039693號-1